麓 - lù
◎ 详细解说:
麓
lù
【名】
(形声。从林,鹿声。本义: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同本义〖treesinthefootofahill〗
麓,林属于山为麓。——《说文》。按,山足大林也。
麓者,林之大者也。——《水经注·漳水》注
林麓川泽。——《礼记·王制》
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柞民》
林衡每大林麓。——《周礼》。郑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古代主管山林苑囿的官吏〖forestryofficial〗
麓,守山林吏也。——《说文》
主将适蝼而麓不闻。——《国语·晋语》
山脚〖footofahillormountain〗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诗·大雅·旱麓》
又如:山麓
麓原
lùyuán
〖pediment〗山前侵蚀平原。一种起伏不大而宽阔缓斜的基岩,位于干旱区或半干旱区中较陡坡的山脚下,通常表面盖着一层薄的砾砂冲积层,是一个侵蚀面,和沉积性的山麓冲积平原不同
◎ 记载来源:【亥集下】【鹿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释名】山足曰麓。麓,陆也。言水流顺陆,燥也。【周礼·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诗·大雅】瞻彼旱麓。【传】旱,山名。麓,山足也。 又【说文】麓,守山林吏也。 又录也。【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传】纳舜使大录万几之政。【註】亦曰山足。 又与鹿通。【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穀梁传】林属於山为鹿。 又叶录直切,音力。【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门雍肃,登受大福。福,音逼。考证:〔【周礼·地官·林衡】掌巡麓之禁令。〕 谨照原文麓字上增林字。
秃 - tū
◎ 详细解说:
秃
tū
【形】
(象形。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本义:头顶无发)
同本义〖bald;hairless〗
秃,无发也。——《说文》
秃者不免。——《礼记·问丧》
秃者不髽。——《礼记·丧服四制》
齐人谓无发为秃揭。——《礼记·明堂位》注
秃翁。——《后汉书·匈奴传》。注:“即乃翁也。”
齿危发秃。——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秃厮(光头家伙);秃科子(秃脑瓜);秃驴(光头驴。骂和尚的话);秃颅(秃头);秃人(秃发的人);秃儿(犹秃奴);秃发(头发脱落)
山无草木〖bare〗。如:秃山(不生草木的山丘);秃树(枯树)
不戴帽、不穿鞋〖bare〗。如:秃巾(光着头不包头巾);秃露(赤身显露)
脱落,脱光〖comeoff;bald〗。如:秃友(戏称毫毛脱落的笔);秃落(脱落)
物体失去尖端,不锐利〖blunt;withoutapoint〗。如:秃颖(秃笔);秃毫(脱毛的笔);秃管(秃笔)
秃
tū
【名】
詈词。指僧侣〖monk〗。如:秃丁(对僧人之讥称);秃人(动机不正的出家人);秃厮(对僧人讥嘲之词);秃奴(对僧人的蔑称);秃士(谓僧侣);秃歪剌(对僧尼的恶称)
秃笔
tūbǐ
〖bebaldwithoutbrush;withpoorwritingability〗笔尖脱毛而不合用的毛笔,比喻不高明的写作能力
戏拈秃笔扫骅骝。——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秃顶
tūdǐng
〖baldhead;bare〗头顶脱发,也指头顶无发的人
秃头
tūtóu
〖bareheaded〗光着头,头上不戴东西
虽然下雨,他还秃头出去了
秃头
tūtóu
〖baldorshavenhead〗∶头发全部剃掉或脱落了的头
〖abaldheadedperson〗∶指脱光头发的人
秃子
tūzi
〖baldhead;baldpate〗
即秃头
[方言]∶秃疮
◎ 记载来源:【午集下】【禾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谷切,通入声。【说文】无髮也。从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声。王育说:仓頡出,见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审。又【徐鍇曰】言禿人髮不纤长,若禾稼也。【穀梁传·成元年】季孙行父禿,聘于齐,齐使禿者御之。【史记·灌夫传】与长孺共一老禿翁。 又凡物落尽皆曰禿。【后汉·张衡传】苏武以禿节效贞。又【孔融传】禿巾微行。【註】谓不加幘。又【杜甫诗】漱壑松柏禿。 又姓。祝融后八姓,禿居一。出【国语】。又复姓。南凉主禿髮乌孤。 又与鵚同。禿鶖,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