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 - mù
◎ 详细解说:
墓
mù
【名】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grave;tomb〗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墓地〖graveyard〗。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墓志〖gravemarker〗。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宏伟的陵墓〖mausoleum〗。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墓
mù
【动】
葬〖bury〗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墓碑
mùbēi
〖tombstone;ledger〗∶平放在坟墓上的碑文石;坟墓的台石
〖gravestone〗∶树于坟墓之上或附近的石碑,其上刻有死者姓名和纪念死者的碑文
墓地
mùdì
〖graveyard〗∶停放尸体的院子或围场
〖burialground〗∶埋葬死者的坟地
〖graveside〗∶墓旁的空地;尤指举行葬礼时送葬者在墓旁集聚的地方
墓碣
mùjié
〖tombstone〗墓碑的别称
墓碣之建修(墓,坟墓。碣,石碑。方的叫碑,圆的叫碣)。——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墓窖
mùjiào
〖catacomb〗具有侧面壁龛的走廊或通道所组成的用于埋葬的地下墓穴
墓门
mùmén
〖doorofacoffinchamber〗墓道之门
墓石
mùshí
〖tombstone〗平放在坟墓上的碑文石;坟墓的台石
墓室
mùshì
〖coffinchamber〗∶坟墓中放棺椁的地方
〖vault〗∶无论有无拱结构顶部的墓中空间,尤其是部分或全部在地下的
墓穴
mùxué
〖coffinpit;vault〗∶埋棺材的坑
〖tomb〗∶埋葬尸体的洞穴
墓茔
mùyíng
〖cemetery〗墓地,茔地
墓葬
mùzàng
〖grave〗考古学术语。指坟墓
墓志
mùzhì
〖inscriptiononthememorialtabletwithinatomb〗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
墓志铭
mùzhìmíng
〖gravestoneepitaph;inscriptiononthememorialtabletwithinatomb〗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刻在四方或长方的石头上,埋在坟墓里
◎ 记载来源:【丑集中】【土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故切,音暮。【说文】丘也。【郑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礼·檀弓】古不修墓。又易墓非古也。【王制】墓地不请。【周礼·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凡爭墓地,听其狱讼,帅其属而巡墓厉。【註】墓厉,谓塋限遮列之处。庶人不封不树,故不言冢而云墓。 又【扬子·方言】凡葬,无坟谓之墓,有坟谓之塋。故檀弓云:墓而不坟。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坟。 又北谷曰墓。【史记·封禪书】西方神明之墓。 又【集韵】?晡切,音模。【前汉·班固敘传】陵不崇墓。【註】墓音模。
诤 - zhèng,zhēng
◎ 详细解说:
诤
諍
zhēng
【动】
假借为“争”。争论;争讼〖argue〗
王凤为平理诤讼。——《后汉书·刘玄传》
诤,讼也。——《苍颉篇》
彼诚以天下之必无仙,而我独以实有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回。——晋·葛洪《抱朴子》
又如:诤讼(争论);诤论(争论);诤薮(争讼的渊薮);诤辞(争讼之辞);诤诉(诉讼)
争奇;竞争〖contend;forestall〗
虽时时与师友有诤有讲,然师友总不以我为嫌者,知我无诤心也,彼此各求以自得也。——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
又如:诤治(竞相采取治国之道);诤心(争高低之心);诤竞(竞争)
通“争”。争夺〖contend;vie;strive〗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战国策·秦策二》
阘茸勇敢于饕诤。——《晋书·王沈传》
另见zhèng
诤
諍
zhèng
【动】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admonish〗
诤,谏也。——《广雅》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
又如: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诤戒(告诫)
另见zhēng
诤言
zhèngyán
〖forthrightadmonition〗直言规劝的话
屡进诤言
诤友
zhèngyǒu
〖afriendwhowillgiveforthrightadmonition〗能够直言劝谏的朋友
◎ 记载来源:【酉集上】【言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集韵】【韵会】??侧迸切,爭去声。【说文】止也。【韵会】谓止其失也。【正韵】諫諍,救正也。【前汉·王褒传】諫諍卽见听。【说苑·臣术篇】有能尽言于君,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諍。 又【列子·汤问篇】东北极有人,名曰諍人,长九寸。 又【集韵】通作爭。【孝经·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又【集韵】【韵会】甾茎切【正韵】甾耕切,??音爭。讼也。【后汉·刘圣公传】平理諍讼。【晋书·王沈·释时论】闒茸勇敢於饕諍。【註】叶平声。考证:〔【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 谨照原书臣术下增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