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姓名详细分析|姓名详解--姓名大全库解释姓名“木习目”文化内涵,并提供详细名字测算.
姓名大全,姓名解释;同姓同名,同名同姓,姓名的含义与奥秘,从这里解开。 姓名大全 每日起名历史数据...

名字释义 — 木习目

以下是名字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

木 - mù

详细解说: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木料,木材〖timber;wood〗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五行之一〖wood〗。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树叶〖leaf〗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棺材〖coffin〗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行将就木
某些木制的器物〖woodenware〗
以木讯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形】
呆笨〖wooden〗。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麻木;失去知觉〖numb〗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朴拙〖simple〗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jiàng,质直刚强)

木版
mùbǎn
〖block;woodenboard(plank)〗用来印刷的刻上文字或图画的木板
木本
mùběn
〖woody(plants);wooden;bemadeofwood〗茎的木质部发达、比较坚硬的特性
木本水源
mùběn-shuǐyuán
〖atreehasitsroot,astreamhasitssource;rootofwoodandsourceofwater〗木的根本,水的渊源。引申为追根求源
孩儿生身二十年,尚不知木根水源,真不肖而又不孝矣。——《石点头》
木本植物
mùběnzhíwù
〖woodyplant〗茎有木质层、质地坚硬的植物,如乔木、灌木等
木材
mùcái
〖lumber;timber;wood〗树木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树干或大枝
木材厂
mùcáichǎng
〖lumber(timber)mill〗刨锯拼装木料的木工企业
木槽
mùcáo
〖trogue〗矿山排水用的木制的槽
木柴
mùchái
〖firewood〗用来做柴火的木头
木尺
mùchǐ
〖scalerule〗一种刻度尺,注明一定直径和长度的原木的板英尺,用于测量原木或木材的木积
木槌
mùchuí
〖gavel〗
石匠使用的定位槌
主持会议官员用的木槌(如在立法机关、公共集会、法庭上)
(如拍卖商)为了引起大家注意或确认一种行为(如已卖出)而使用的木槌
〖mallet〗∶见“槌”
木呆呆
mùdāidāi
〖stonily〗出神发呆
他一听到这消息,立刻木呆呆站在那里
木垫
mùdiàn
〖headblock〗锯木厂运木车支撑圆木的部分
木雕
mùdiāo
〖woodcarving〗以锋利的手工工具刻凿装饰木质物件的艺术;亦指以此法制成或装饰过的木器
木钉
mùdīng
〖knag〗∶用来挂东西的木制的钉
〖lag〗〖纺织机械〗
图案印染链的木制连接物
清棉机滚筒上的大销子
木墩
mùdūn
〖plancon〗一种粗锯成或砍成的八边形硬材的墩,相对材面之间的厚度不小于10英寸
木耳
mù’ěr
〖Jew'sear〗∶即“黑木耳”。一种广泛分布的生长在朽木上、食用真菌(Auriculariaauricula)
〖treeear〗∶中国烹调中用的几种真菌的任一种
木筏
mùfá
〖raft;woodencraft〗用长木料捆扎成的筏子
木工
mùgōng
〖carpenter〗∶用木材为工作对象的工人
〖woodworking〗∶以木材为工作对象的行为、方法或职业
木棍
mùgùn
〖stick〗木材作的棍子
全副武装的警察,手里准备了木棍
木活
mùhuó
〖woodmaterials〗∶木制的物品器件
〖woodwork〗∶制造和修理木制物品器件的工作
木屐
mùjī
〖geta〗亦称“呱哒板儿”。木底鞋
木家什
mùjiāshi
〖plank〗任何由木板或板材制成的东西(如条凳、桌子或狭窄的只供行人通过的小桥)
木匠
mùjiang
〖carpenter〗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
木刻
mùkè
〖woodengraving;woodcut〗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木块
mùkuài
如劈柴rúpǐchái
〖billet〗短圆木劈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者多块的木片,或纵长地锯成的段木
木框
mùkuàng
〖boxsill〗在木板框架中的砖或混凝土基础,用于木框架房屋建造中
木兰
mùlán
〖lilymagnolia〗∶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
〖lilymagnoliaflower〗∶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木莲
mùlián
〖cottonrose〗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
木料
mùliào
〖timber;lumber;wood〗准备用于或构成一个建筑物的部分的一块较大的方木或修整过的块木
房顶木料
木瘤
mùliú
〖gnarl〗木材上的一个瘤;树木的一个硬的突出物,具扭曲纹理
木笼
mùlóng
〖crib〗装满重料(如石块或碎砖)的圆木框架或横条木框架,供修建船坞、码头、堤坝或类似结构时沉入水底作基础或挡墙之用
木马
mùmǎ
〖woodenhorse〗
木头制成的马;也指形状像马的木制儿童玩具,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木制的运动器械
一种带脊和钉的木制器械,以前作为一种军事惩罚工具
木棉
mùmián
〖kapok;silkcotton〗木棉科吉贝树种子外面的丝质纤维。也指一种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十丈
木杪
mùmiǎo
〖treetop〗树梢
木模
mùmú
〖pattern〗做铸型的模型,通常由涂清漆或油漆的木头制成,或由金属制成,将熔化的金属倒入其中以制铸件
木乃伊
mùnǎiyī
〖mummy〗亦称“干尸”。按古埃及人的方法,涂抹香油或用防腐剂处理后埋葬的人体或其他动物
木偶
mù’ǒu
〖puppet;carvedfigure;woodenimage〗
木头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个木偶
木偶戏
mù’ǒuxì
〖puppetshow〗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木排
mùpái
〖raft;woodencraft〗用圆木或木料捆扎在一起的作顺流运输的工具
木器
mùqì
〖woodenware;woodenarticle(furniture)〗供餐桌厨房和其他家庭用途的各种木制品
生菜盆和其他木制器皿
木然
mùrán
〖stunned;stupefied〗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由或仿佛受猛击或受震惊造成的
委屈的脸色和木然的沉默
木塞
mùsāi
〖tieplug〗∶一小块形如道钉的木头,在拔出道钉之后在铁路枕木上留下的空洞就用它来填塞
〖spile〗∶堵木桶漏孔的塞子
〖bung〗∶桶口的塞子
木梳
mùshū
〖woodencomb〗梳理头发用的木制梳子
木薯
mùshǔ
〖cassava〗木薯属几种植物的任何一种,尤指其中的一种,根状茎肉质,产生一种有营养的淀粉,在整个热带地区被栽培,作为主食
木炭
mùtàn
〖woodcharcoal〗∶由木头制备的炭
〖carboligni〗∶由软木制得的炭,用作吸附剂
木条
mùtiáo
〖stuff〗木工用的木头
里面镶了半英寸的无节疤的松木条
木头
mùtou
〖wood〗砍伐下的树木的统称
木碗
mùwǎn
〖bicker〗一种饮具,尤其是木质饮具
木屋
mùwū
〖logcabin〗用圆木搭建的小屋
木楔
mùxiē
〖chuck〗加强铸造型箱挡板用或连接接头部分用的楔形木块
木鞋
mùxié
〖sabot;woodensandals(shoes)〗欧洲各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穿的木质工作鞋
木已成舟
mùyǐchéngzhōu
〖whatisdonecannotbeundone;thewoodisalreadymadeintoaboat〗树木已经制造成舟楫。比喻事已定型,不能改变
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镜花缘》
木鱼
mùyú
〖woodenfish—apercussioninstrument〗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木直中绳
mùzhí-zhòngshéng
〖atimber(lumber)isasstraightasastraightenedlinemadebyacarpenter'sinkmarker〗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中,动词,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况《劝学》
木质
mùzhì
〖wood〗组成乔木或灌木茎和枝在树皮下的大部分坚硬纤维物质
木制品
mùzhìpǐn
〖woodwork〗
用木材制造的产品
战争要求大量生产各种木制品——兵营和临时兵房的家具、弹药箱、车辆、步枪枪托
木制的内部配条(如嵌条或楼梯)
木柱
mùzhù
〖post〗∶一根四方的木材,立放以支持建筑构件(如墙身或大梁),尤指在楼角
〖wood〗∶滚木球场的球柱;尤指已打倒的球柱
木桩
mùzhuāng
〖spile〗桩或柱,尤指修篱笆所用的桩或柱
木作
mùzuò
〖acarpenteryworkshop〗∶制作木器的作坊
〖carpenter〗∶木匠

记载来源:【辰集中】【木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卜切,音沐。【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说卦传】??为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顺之谓也。【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註】木,柷敔也。 又质朴。【论语】刚毅木訥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 又姓。【统谱】汉木仁,晋木华。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又复姓,端木。又叶末各切,音莫。【马融·广成颂】隂慝害作,百卉毕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韵会】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习 - xí

详细解说:



【动】
(会意。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同本义〖flyfrequently〗
習,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左思《咏史》
反覆练习,钻研〖review;practise;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
是皆习民数者也。——《国语·周语》。注;“习,简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
通晓,熟悉〖becomefamiliarwith;beusedto〗
不习于诵。——《战国策·秦策》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
皆通习之。——唐·韩愈《师说》
益习其声。——唐·柳宗元《三戒》
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习见习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习方俗
又如: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
学习〖learn〗
始习于大豆。——《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
习其句读。——唐·韩愈《师说》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
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getaccustomedto;beusedto〗
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管子》
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商君法·战法》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习水土。——《资治通鉴》
家人习奢。
习于钟鼓。——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
训练〖train〗
不习,则民不可使也。——《大戴礼记》
又如: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
习染〖fallintoabadhabit〗
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
习其家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名】
习性;习惯〖habit;custom;usualpractice〗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又如: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
亲信〖trustedfollower〗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韩非子·孤愤》
又如: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



【副】
经常,常常〖often〗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
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习兵
xíbīng
〖tobetrainedasasoldier〗∶操练军队
〖versedinmilitarymatters〗∶熟悉军事
习而不察
xí’érbùchá
〖tocallitinquestion〗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
习非成是
xífēi-chéngshì
〖whatbecomescustomaryisacceptedasright〗对某些错误的说法或做法习惯了,反而认为它是正确的。也作“习非胜是”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汉·扬雄《法官·学行》
习惯
xíguàn
〖habit;custom;practice〗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
习惯
xíguàn
〖beaccustomedto〗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
习惯于做艰苦工作
习见
xíjiàn
〖becommonlyseen〗常见
习气
xíqì
〖badhabit;badpractice;habitualpractice〗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习染
xírǎn
〖fallintoabadhabit〗∶沾上不好的习惯
〖badhabit〗∶恶习,不好的习惯
习尚
xíshàng
〖commonpracticecustom〗习俗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习题
xítí
〖exercises〗用作教学练习用的题目
习性
xíxìng
〖habitandcharacteristics〗由于长期习惯于某种条件而形成的特性
习以成俗,习以成风
xíyǐchéngsú,xíyǐchéngfēng
〖getaccustomedtosth.〗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
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宋·朱熹《谏诤》
习以成性
xíyǐchéngxìng
〖deeplyingrainedintoone'snature〗同“习与性成”
习以为常
xíyǐwéicháng
〖beaccustomedtosth.〗常做某事,逐渐成了习惯
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清·李汝珍《镜花缘》
习艺
xíyì
〖learnaskillortrade〗向别人学习手艺、技术
习用
xíyòng
〖habituallyuse〗常用,习惯这样用
习字
xízì
〖learncalligraphy〗进行写字练习
习字帖,习字簿
xízìtiè,xízìbù
〖copybook〗从前初级小学用的包括书法范例的书写本(如以格言或箴言为形式),供学习者模仿
习作
xízuò
〖doexercisesincomposition〗∶进行写作的练习
〖anexerciseincomposition;drawing〗∶为练习做的作业

记载来源:【未集中】【羽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广韵】似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席入切,??音袭。【说文】数飞也。【礼·月令】鹰乃学习。 又【易·坤卦】不习,无不利。【註】不假修为,而功自成。【论语】学而时习之。【何晏註】学者以时涌习之。 又【易·坎卦】习坎。【註】习谓便习之。【释文】习,重也。 又【书·大禹謨】士不习吉。【传】习,因也。 又【诗·邶风】习习谷风。【传】习习,和舒貌。 又姓。【广韵】出襄阳。晋有习凿齿。◎按说文习自为部。今从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习,非。考证:〔【易·乾卦】不习,无不利。〕 谨照原书乾卦改坤卦。

目 - mù

详细解说:


【名】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目光;眼力〖eye-sight〗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孔眼〖mesh〗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条目;要目〖item〗。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目录〖catalogue〗。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首领;头目〖chieftan〗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order〗。如:松柏目
名目,数目;行列〖nameofathing;number;row〗
不在使者之目。——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动】
观看,注视〖look;regard〗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递眼色,使眼〖giveahintwiththeeyes〗
酒阑,吕布因目留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看待〖treatwith;regardas〗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目标
mùbiāo
〖target〗
受攻击的对象
他是这次运动的目标之一
观察、射击的对象
射击目标
〖goal〗∶指通过斗争和忍受艰难困苦才能取得的东西
奋斗目标
〖objective〗∶要获得的一个战略地位,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或规定的陆战或海战所要攻到的地点
军事目标
目不见睫
mùbùjiànjié
〖theeyecannotseeitslashes——lackself-knowledge〗眼睛见不着睫毛。比喻为人不明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目不交睫
mùbùjiāojié
〖notsleepawink〗完全没有闭眼睡觉。形容繁忙操劳或思虑难眠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目不忍见
mùbùrěnjiàn
〖one'seyescouldnotbearthescene〗眼睛不忍看,形容情景很凄惨
真为目不忍见。——《广东军务记》
目不忍视
mùbùrěnshì
〖one'seyescouldnotbearthescene〗惨状之甚令人不忍心再看下去
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丹台记》
目不识丁
mùbùshídīng
〖completelyilliterate;betotallyignorant;donotknowone'sABC〗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
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头
目不暇接
mùbùxiájiē
〖therearetoomanythingsfortheeyetotakein〗景色既美又多,令人眼睛顾不及全看
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采、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秦牧《菊花与金鱼》
目不转睛
mùbùzhuǎnjīng
〖intent;bealleyes;gazefixedly;lookwithfixedeyes〗∶指眼睛注视不动。形容专注
两手扶了膝盖儿,目不转睛地怔着。——《儿女英雄传》
〖theeyecannottakeitallin〗∶不转眼珠地(看)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镜中自己的像,在她天真的心灵里虚荣心取代了羞耻心
目测
mùcè
〖visualization〗用眼睛估测距离、高度和角度的方法
目测
mùcè
〖measurethedistancewiththeeye〗不利用仪器,只用肉眼测量
目成
mùchéng
〖flirtglanceswitheachother〗眉来眼去,以目传情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楚辞·九歌·少司命》
目怆有天
mùchuàng-yǒutiān
〖lookattheblueskywithgreatsadness〗眼望苍天十分悲痛。怆,悲伤
目瞪口呆
mùdèng-kǒudāi
〖gaping;stupefied;dumbstruck;befilledwithshockedwonder〗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或受气而发愣
令人想来都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目的
mùdì
〖purpose;aim;goal;objective〗
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
最终的目的
奋斗的目标
目的在于完全掌握这门学科
目睹
mùdǔ
〖seewithone’sowneyes〗∶眼见;亲眼所见
死伤情况不堪目睹
〖witness〗∶亲眼看见
这桩事故是许多渔夫目睹的
目光
mùguāng
〖sight;view;vision〗
眼睛的神采;眼光
目光炯炯
抱负;志向
目光远大
目光短浅
mùguāngduǎnqiǎn
〖shortsightedness;shallow〗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目击
mùjī
〖witness〗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
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
目击其事
目击者
mùjīzhě
〖eyewitness〗∶亲眼看见或曾经看见某事或某物因而能够作出第一手报道的人
〖participantobserver〗∶参加现场观察者
目今
mùjīn
〖nowadays;now;today;atpresent〗现在;如今
目镜
mùjìng
〖eyepiece〗光学仪器(如望远镜)靠近眼睛一端的透镜或透镜组,通过它们能看到像——亦称“接目镜”
目空四海
mùkōng-sìhǎi
〖arrogant;conceited;haughty;hoitytoity;supercilious〗眼看四海之内皆空。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目空一切
mùkōng-yīqiè
〖biggety;considereverybodyandeverythingbeneathone'snotice〗狂妄自大,蔑视一切的
有个小权威和一些目空一切的家伙
目力
mùlì
〖eyesight;vision〗视力
一个目力很好的年青人
目录
mùlù
〖catalog;catalogue;list〗∶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
图书目录
〖contents〗∶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
目迷五色
mùmí-wǔsè
〖dazzledbyariotofcolour〗∶谓色杂模糊,令人眼花缭乱,不能辨晰
〖bewildered〗∶比喻洞察力不敏锐,为纷呈的世事迷惑而分不清是非
目前
mùqián
〖now;nowadays;today;atpresent〗当前,现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目送
mùsòng
〖gazeafter;followwithone'seyes;watchsb.togo〗用目光送别离去的人或物
目挑心招
mùtiǎo-xīnzhāo
〖flirtatious〗以目挑逗,以心招诱。形容女色诱人的情态
目无全牛
mùwúquánniú
〖besupremelyskilled;beanoxnotasawhole,butasonlypartstobecut〗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目无组织
mùwúzǔzhī
〖disregardorganizationaldiscipline〗不顾组织纪律的规定
目下
mùxià
〖now;nowadays;today;atpresent〗目前;现在;在此时
目眩
mùxuàn
〖dazzle;dizzy〗失去清晰视觉;视觉变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时的眼花
灯光强烈,令人目眩
目语
mùyǔ
〖communicatewitheyes〗用眼神暗示,传递信息
目睁口呆
mùzhēng-kǒudāi
〖stunnedspeechless〗两眼睁大,张口结舌。形容受惊而发愣的样子。亦作“目定口呆”
目中无人
mùzhōng-wúrén
〖supercilious;considereverybodyandeverythingbeneathone'snotice〗目空一切,骄傲,蔑视他人
那种目中无人的腔调
目眦
mùzì
〖orbit;eyesocket;rimofeye〗眼眶
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记载来源:【午集中】【目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莫六切,音牧。【说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韩诗外传】心之符也。【礼·郊特牲】气之淸明者也。易说卦离为目。【註】南方之卦,主视。故为目。【书·舜典】明四目。【註】广四方之视,以决天下壅蔽。 又【博雅】视也。凡注视曰目之。【史记·??丞相世家】??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又动目以諭也。【前汉·高帝纪】范增数目羽击沛公。 又含怒侧视也。【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又【小尔雅】要也。【周礼·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又见也。【公羊传·桓二年】內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註】目,见也,斥见其恶也。 又称也。【穀梁传·隱元年】段,郑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註】谓称郑伯。 又条目。【论语】请问其目。【註】条件也。【前汉·刘向传】校中祕书,各有条目。 又节目。【礼·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方氏曰:节则木理之刚,目则木理之精。 又题目。【后汉·许劭传】曹操微时,常求劭为己目。【註】命品藻为题目。【晋书·山涛传】甄拔人物,各有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又凡目。【周礼·天官·小宰】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传·僖五年】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事也。 又科目。【旧唐书·懿宗纪】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举人。【宋史·选举志】宋之科目有进土,有诸科,有武举,常选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 又黄目,周彝名。【礼·明堂位】鬱尊用黄目。 又暉目,鴆鸟也。【淮南子·繆称训】暉目知晏。【註】晏,无云也。天將晏静,暉目先鸣。 又比目,鱼名。不比不行。亦谓之鰈。见【尔雅·释地】。 又横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见【尔雅·释草】。 又海外有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见【山海经】。 又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目县,属幷州。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目州隷陇右道。 又姓。【潜夫论】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后。 又目宿,草名。通作??。【前汉·西城传】马耆目宿。【史记·大宛传】作苜蓿。 又叶莫笔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穷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跃舟船之檝。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



以上是姓名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分析结果由 qiming360.com 提供.
相关查询
现代字典分析木习目...
查看“木习目”五格数理分析...
在百度搜索木习目的结果...





起名网包括五格起名起名历史查询成语起名唐诗起名姓名与运势、名字解释等等,专业的免费在线起名网站!
© 2005 - 2011 起名网 power by qiming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