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 ǒu
◎ 详细解说:
偶
ǒu
【名】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同本义〖image;idol〗
偶,相人也。——《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
鲁以偶人,而孔子叹。——《淮南子·缪称》
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史记·孟尝君列传》
又如:头偶;偶戏(木偶戏)
伙伴;同伴;与人共处〖companion〗
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史记·黥布列传》
又如:偶行(结伴同行);偶攻(结伙攻击);偶耕(两人并耕);偶影(与影为偶,形容孤独);偶寝(同睡)
对偶〖antithesis〗。如:偶句(对偶的句子);偶对(指诗文的对偶);偶辞(对偶的词语);偶俪(骈体;对偶);偶属(连缀句子使成对偶);偶章(指偶句形式为主的诗章);偶倡(可以比并的歌词)
〖中医〗∶偶方(中药方剂名称,七方之一。指药味合于双数或两味药合成的方剂。亦指两方相合而成的复方)〖prescriptionwithingredientseveninnumber〗
偶
ǒu
【动】
配合〖coordinate;concert〗
汝明勗偶王,在亶,乘兹大命。——《书·君奭》
匹对;配偶〖mate;spouse〗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偶,动词。与…为配偶,这里作“嫁”字解释。)——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良偶;丧偶;偶成(配成婚姻);偶配(结成配偶);偶婚(即对偶婚)
迎合;投合;适应〖panderto〗。如:偶世(投合时世);偶俗(迎合世俗);偶时(适应时势);偶变投隙(投机取巧)
假借为“遇”。遇合,得到赏识〖meettogether;getalongtogether〗
然士亦有遇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赞》
偶
ǒu
【形】
通“耦”。双数。与“奇”相对〖even(number);inpairs〗。如:奇偶检查;偶年(逢双的年纪)
偶
ǒu
【副】
相对〖facetoface〗
偶视也先俯。——《荀子·脩身》
有敢偶言《诗》《书》者弃市。——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又如:偶视(相对而视);偶坐(相对而坐;同坐;陪坐);偶言(相聚议论)
偶然;偶尔〖bychance〗
偶命厨者。——清·周容《芋老人传》
偶陈戏乐。——清·张廷玉《明史》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偶兴(偶然产生的意趣);偶一(偶或;偶然);偶成(偶然成功);偶发(偶然发生);偶题(偶然而题)
偶尔
ǒu'ěr
〖occasionally;foromtimetotime;onceinawhile〗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的
他总是出外勤,偶尔回趟总部也呆不了多久
偶犯
ǒufàn
〖casualoffence〗∶偶然冒犯
〖casualoffender〗∶偶然犯罪者
偶合
ǒuhé
〖coincidence〗无意中恰巧相同或一致
我们在这一点上意见一致完全是偶合
偶然
ǒurán
〖accidental;fortuitous;chance〗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偶然事件
ǒuránshìjiàn
〖accidentalmeans〗∶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
〖occurrence〗∶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
一次灾难性的偶然事件
一次不寻常的偶然事件
偶然性
ǒuránxìng
〖casualness;chance,fortuity〗出乎意料的非规定特性
偶人
ǒurén
〖idol〗一种制成人形的雕像或塑像
偶数
ǒushù
〖evennumber〗能被2整除的数,包括正偶数、负偶数和零
偶蹄目
ǒutímù
〖Artiodactyla〗有蹄类哺乳动物之一目,包括牛、绵羊、山羊、羚羊、鹿、长颈鹿、骆驼、河马、猪以及有关种类,前后足具功能的趾数为偶数,每一足之第三趾均与第四趾对称而成对
偶像
ǒuxiàng
〖idol〗∶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
〖icon〗∶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当局对博士学位这个偶像的热心
偶一
ǒuyī
〖byaccident;onceinawhile〗偶尔一次;次数极少的
这两年很难再遇上他,偶一碰到,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 记载来源:【子集中】【人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五口切【韵会】语口切,??音耦。凡数,双曰偶,只曰奇。【礼·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阳之义也。又【尔雅·释詁】合也。【註】谓对合也。又牉合也。【贾谊·五饵】言偶人无时。【韩诗】言不失时,以偶为牉合也。又【家语】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 又儕辈曰偶。【前汉·黥布传】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列子·杨朱篇】邓析谓子產曰: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记·孟尝君传】木偶人谓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汉·郊祀志】木寓龙。【史记·封禪书】木禺龙。??同偶。別作??,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荐为崇安县从事。 又叶五举切,音语。【光武赐侯霸书】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鉞一下无处所。
谭 - tán
◎ 详细解说:
谭
譚
tán
【动】
(形声。从言,覃声。本义:同“谈”,说)
同本义〖talk〗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庄子·则阳》
又如:谭笑(谈笑);谭艺(谈论文学艺术);谭说(议论;谈论);谭吐(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谭助(谈资);谭言微中(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绵延相及〖haveaneffecton〗
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管子》
谭
譚
tán
【形】
宏大,广大〖big〗
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而谭。——《大戴礼记》。王聘珍解诂:“《广韵》:‘谭,大也。’业安于久而自大也。”
谭
譚
tán
【名】
同“谈”。言论〖opiniononpublicaffairs;viewson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谭。——陈寿《三国志》
古代国名〖Tanstate〗。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
姓
另见xún
◎ 记载来源:【酉集上】【言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玉篇】大也,诞也,著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修业居久而谭。【註】谓安纵也。【成公绥·啸赋】参谭云属。【註】谭,犹著也。参谭,不绝。 又国名。【春秋·庄十年】谭子奔莒。【杜註】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 又姓。谭子之后。【后汉·逸民传】太原谭贤。 又【正韵】与谈同。【魏志·管輅传】此老生之常谭。【庄子·则阳篇】夫子何不谭我于王。 又通作覃。【诗·大雅】实覃实訏。【郑笺】覃或作谭。 又【广韵】【集韵】??徒感切,覃上声。亦大也。 又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尹李桑。萧彭祖,屈宗谭。 【说文】本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