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 yuán
◎ 详细解说:
袁
yuán
【形】
长衣的样子〖(dress)long〗
袁,长衣貌。从衣,叀省声。——《说文》
袁
Yuán
【名】
姓。如:袁纥(我国古代部族名)
袁大头
yuándàtóu
〖silvercoinsmintedintheearlyyearsoftheRepublicofChinawiththeheadofYuanShihkaiontheobverseside〗指民国初年发行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也叫“大头”
◎ 记载来源:【申集下】【衣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雨元切【集韵】羽元切【韵会】于元切,??音园。【说文】衣长貌。从衣,叀省声。 又州名。【篇海】汉宜春县,隋置袁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袁氏,嬀姓,舜后。陈胡公之后裔。胡公生申公,申公生请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世为陈上卿。亦作辕。又作爰,《史记》袁盎,《汉书》作爰。 【韵会】袁从口。俗省作??,又作??,非是。
默 - mò
◎ 详细解说:
默
嘿
mò
【形】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tacit;silent〗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幽静〖quiet;silent〗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通“墨”。不廉洁,贪污〖corrupt〗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默
mò
【动】
默写〖recitefrommemory〗。如:默生字
冒,涌〖burnwithanger〗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默
mò
【副】
私下;暗中〖privately;insecret〗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默哀
mò’āi
〖standinsilenttribute〗低头静立,表示哀悼
默读
mòdú
〖readsilently〗不出声地读
默记
mòjì
〖remembertooneself〗心中暗记
默记经文
默默
mòmò
〖quietly〗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默默无闻
mòmò-wúwén
〖unknown〗没有声息,不闻名而鲜为人知
几乎完全是默默无闻的
默默无闻的挑战者
默念
mòniàn
〖readsilently〗∶默读,默诵
默念一首古诗
〖contemplate〗∶默思,默想
默念童年情景,如在昨日
默契
mòqì
〖unvoicedpact〗∶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
〖tacit;actintacitagreement;implicitrecognition;secretagreement〗∶默默承认的条件、限定或规定
在同意战后恢复原状的默契下准许战争期间犁掘便道
默认
mòrèn
〖givetacitconsentto〗∶虽未言明心里却承认
〖tacitlyapprove〗∶以静默表示同意
默书
mòshū
〖writefrommemory〗凭记忆写出读过的书;默写
默算
mòsuàn
〖planinwardly〗∶在心中计算
〖mentalarithmetic〗∶暗暗盘算
默叹
mòtàn
〖highlypraiseinsilence〗默默的赞叹
默写
mòxiě
〖writefrommemory〗凭记忆写出或画出
默许
mòxǔ
〖acquiescein;tacitacceptance(consent)〗心许,暗许
默志
mòzhì
〖remembertooneself〗默记
默字
mòzì
〖writewordsfrommemory〗默写学过的字
默坐
mòzuò
〖sitsilently〗静坐;沉默地坐着
◎ 记载来源:【亥集下】【黑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亡北切【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墨。【说文】犬暂逐人也。 又【广韵】黑也。 又静也,幽也,不语也。【易·繫辞】君子之道,或默或语。【书·说命】恭默思道。 又姓。【姓谱】明有默思道。 又或作嘿。【前汉·成帝纪】临朝渊嘿。 又或作墨。【前汉·竇婴传】墨墨不得志。 又或作??。【前汉·东方朔传】吴王??然。 又叶莫卜切,音木。【楚辞·九章】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鬱结紆軫兮,离慜而长鞠。 通作繆脉脉。
萍 - píng
◎ 详细解说:
萍
píng
【名】
(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本义:浮萍)同本义〖duckweed〗
萍,苹也。水草也。——《说文》
蓱始生。——《礼记·月令》。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又如:萍合(浮萍易散,飘泊不定,故用以比喻暂时的聚合);萍浮(浮萍飘迹水面。比喻人行踪飘泊不定);萍飘梗泛(踪迹飘泊无定);萍迹(喻人四处飘流,行踪无定);萍流(飘流)
萍泊
píngbó
〖driftingaboutwithoutafixeddwelling〗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也说“萍泛”、“萍漂”
萍梗
pínggěng
〖havenofixedabodebecauseofconstanttravelling〗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
萍寄
píngjì
〖havenofixeddwellingandshareroofswithothers〗浮萍寄迹水面。比喻行止无定,不能安居
萍蓬
píngpéng
〖wanderingwithoutafixeddwelling〗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
萍飘蓬转
píngpiāo-péngzhuǎn
〖wanderingwithoutafixeddwelling〗比喻飘泊无定的生活
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萍水相逢
píngshuǐ-xiāngféng
〖(ofstrangers)meetbychancelikepatchesofdriftingduckweed〗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清·冯梦龙《警世通言》
亦作“萍水相遇”
萍踪
píngzōng
〖tracksofawanderer〗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闹殇》
萍踪浪迹
píngzōng-làngjì
〖havenofixedabodebecauseofconstanttraveling〗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明·徐霖《绣襦记》
亦作“萍踪梗迹”
◎ 记载来源:【申集上】【艸字部】
◎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薄经切【集韵】旁经切,??音甁。【玉篇】萍草。【本草註】萍卽杨花所化,一叶经宿卽生数叶,叶下有微鬚,卽其根也。【礼·月令】萍始生。【周礼·萍氏註】萍之草无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后汉·郑??传】萍浮南北。 又靑萍,劒名。 又地名。【竹书纪年】蒐于萍泽。【晋书·地理志】萍鄕,属安成郡。 又【集韵】【正韵】与苹同。【韵会】苹、萍本是一物,字异而音义相同。◎按《诗》食野之苹,毛氏传云:苹,?也。郑氏笺云:苹,藾萧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郑氏不从毛氏,观下食蒿食芩,皆陆草可知,则苹当依经疏藾萧,萍是浮萍,绝然二物,字可通借,义不相通,《韵会》之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