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姓名详细分析|姓名详解--姓名大全库解释姓名“祝鹿识”文化内涵,并提供详细名字测算.
姓名大全,姓名解释;同姓同名,同名同姓,姓名的含义与奥秘,从这里解开。 姓名大全 每日起名历史数据...

名字释义 — 祝鹿识

以下是名字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

祝 - zhòu,zhù

详细解说:

zhòu
【动】
通“咒”。诅咒〖curse〗
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民或祝诅上。——《史记·孝文纪》
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论衡》
又如: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别人)
另见zhù


zhù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同本义〖wizard〗
祝,祭主赞词者。——《说文》
兑为口为巫。——《易》。按,祝所以悦神也。
祝将命也。——《礼记·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记·礼运》
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周礼·夏官》注
逸祝册。——《书·洛诰》
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巫祝(巫婆师公);祝伯(掌宗庙祭祀之官);祝宗(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祝官(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祝嘏(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祭神的祈祷词〖prayers〗
皇帝、皇后诣天神、地祗位,致奠;阖门读使读祝讫,复位坐。——《辽史》
又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祝规(祝词中劝勉的话)
祝贺〖congratulation〗
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


zhù
【动】
祷告,向鬼神求福〖pray〗
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齐策二》
尸祝齐戒。——《淮南子·说山》
祭祀必祝。——《战国策·赵策》
望空代祝。——《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祝罢(祝祷完毕);祝献师(祈祷祭祀鬼神的巫师);祝白(祷告);祝告(祷告于神灵);祝庇(祝告神灵);祝祓(求告神录降福除灾);祝神(祝祷于神灵)
向人祝颂〖expressgoodwishes;wish〗
王为群臣祝。——《吕氏春秋·乐成》
纯老生日,大家公祝。——《孽海花》
又如:祝冥寿(为死者祝寿);祝全队成功;祝他晚安;祝典(庆祝的典礼);祝望(祝愿和盼望);祝报(为人祝福,以报恩德);祝意(祝贺的心意);祝庆(庆祝,庆贺)
断;断绝〖cutoff〗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列子》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祝发(剃去头发为僧尼)
另见zhòu

祝词
zhùcí
〖congratulatoryspeech〗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圣诞老人祝词
祝祷
zhùdǎo
〖pray〗祈祷;祝告神明以祈福消灾
祝福
zhùfú
〖blessing;benediction〗
本谓祈神赐福,现泛指祝人顺遂幸福
祝福康复
旧俗。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祝贺
zhùhè
〖congratulate〗庆贺
祝贺两国建交
祝捷
zhùjié
〖celebrateavictory〗庆贺或欢庆成功与胜利
祝酒
zhùjiǔ
〖drinkatoast;toast〗敬酒表示祝福
向来宾祝酒
祝寿
zhùshòu
〖congratulateoneonhisbirthday〗向老年人祝贺生日
祝颂
zhùsòng
〖expressgoodwishes〗向人表达良好愿望
昏君深居宫中,所能听到的尽是些祝颂阿谀之词
祝愿
zhùyuàn
〖wish〗本谓向神祷告,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后指表示良好的愿望
衷心祝愿他幸福



记载来源:【午集下】【示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六切,音粥。赞主人饗神者。【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徐曰】按易,兑,悦也,巫所以悦神也。【诗·小雅】工祝致告。【周礼·春官】大祝掌六视之辞。 又属也。【诗·鄘风】素丝祝之。【笺】祝,当作属。属,著也。【毛传】训织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又断也。【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传·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请求之辞。 又国名。【礼·乐记】封帝尧之后於祝。 又姓。【左传】郑大夫祝??,后汉司徒祝恬。 又【集韵】【类篇】??职救切,音昼。【诗·大雅】侯作侯祝。【传】祝,诅也。【疏】祝。无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诅之也。【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祝。【疏】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 又陟虑切,音註。【周礼·天官】疡医掌祝药。【註】祝,读如注病之注,谓附著药也。 【集韵】或作呪。亦作詋詶。考证:〔【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谨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鹿 - lù

详细解说:
鹿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同本义〖deer〗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比喻政权,爵位〖politicalpower〗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方形粮仓〖granary;barn〗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通“麓”。山脚〖footofahillormountain〗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通“簏”。竹箱〖bamboovessel〗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鹿

【形】
粗,陋〖coarse〗。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鹿角
lùjiǎo
〖antler;deerhorn〗雄鹿的角。亦指为阻止敌军前进而设置的树枝、荆棘之类的障碍物
鹿卢剑
lùlújiàn
〖handleofswordwoundwithsilkthread〗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鹿茸
lùróng
〖piloseantlerofayoungstag〗雄鹿的幼角
鹿死谁手
lùsǐshuíshǒu
〖atwhosehandwillthedeerdie——whowillwintheprize〗鹿:谓猎取的对象。喻指政权。比喻最后胜利属于谁
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晋书·石勒载记下》
鹿砦
lùzhài
〖abatis〗用树木设置的形似鹿角的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防步兵。后者主要用于防坦克。设置时可用有刺铁丝、手榴弹和地雷予以加强



记载来源:【亥集下】【鹿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说文】兽也。【玉篇】麞属。【尔雅·释兽】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绝有力??。【埤雅】仙兽也。牡者有角。【字统】鹿性惊防,羣居分背而食,环角向外以备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无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无虞官,虚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诗·小雅】呦呦鹿鸣。 又鹿蜀,兽名。见【山海经】。 又鉅鹿,郡名。【前汉·地理志】鉅鹿,卽禹贡大陆。○按今属顺德府。 又获鹿、束鹿,??县名。【唐书·地理志】隋鹿泉,唐攺获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左传·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在今衞县西北。 又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门旧名苏岭山,在襄阳。沙鹿在晋平阳元城县东。 又鹿门,关名。【左传·襄二十四年】臧紇斩鹿门之关以出。【註】鲁南城东门。 又臺名。【书·武成】散鹿臺之財。【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左传·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吴语】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註】先儒以圆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谓鹿。俗作簏。 又鹿车小车也。【风俗通】鹿车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鲁相韩敕修孔庙礼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缕鹿,妇人冠名。见【蔡邕·独断】。 又鹿豆。【尔雅·释草】蔨,鹿??,其实莥。【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肠,鹿首,鹿麻,??草名。见【本草纲目】。 又与麓通。【诗·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济济。【周语】作旱鹿。 又姓。【正字通】汉鹿旗,明鹿麟。又五鹿,复姓。汉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与录录通。【前汉·萧曹传赞】录录未有奇节。【註】录录,犹鹿鹿也。亦作碌碌。又作陆陆。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独鹿,弃之江。【註】独鹿,与属鏤同。

识 - shí,zhì

详细解说:


shí
【动】
(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know;realize;beaware〗
識,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理)
认识〖know;recognize〗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王安石《伤仲永》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识路(认识道路);相识(彼此认识);识丁(认识字);识认(认识)
赏识〖recognizetheworthof;appreciate〗
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陈寿《三国志》
又如:识鉴(赏识鉴别);识举(赏识并举用);识遇(赏识知遇)
感觉;识别;辨别〖distinguish〗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识宝太师(受贿的贪官);识主(识货的买主);识真(识别真相);识理(辨认和理解)



shí
【名】
见识;知识〖knowledge〗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
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常识;才识(才能和见识);胆识;才益多者其识远;识略(见识与谋略);识面(世面);识野(个人一瞬间在内心中意识所及的范围或所能觉知之意念的范围);识断(具有见识,并能判断);识远(见识远大)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sense〗。如:识神(心识,心灵)
相知的朋友〖bosomfriend〗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唐·刘禹锡《元日感怀》
思想或意识〖thought〗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颜延年《五君咏》
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shí
【副】
通“适”。刚才〖justnow〗
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另见zhì

识别
shíbié
〖distinguish〗辨认;辨别;区分,分辨
识别真假
识才
shícái
〖knowthetalent〗识别,发掘有才能的人
识才善教
识才尊贤
shícái-zūnxián
〖knowandrespectthetalent〗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识度
shídù
〖knowledgeandmagnanimity〗见识、器度
愚笨无识度
识多才广
shíduō-cáiguǎng
〖knowledgableandversatile〗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识货
shíhuò
〖knowwhat'swhat;beabletotellgoodfrombad;knowallaboutthegoods〗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他是外行,不识货
识荆
shíjīng
〖havethehonorofmakingyouracquaintance〗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长史韩朝宗)’。——李白《与韩荆州书》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鲁直《次程仲京韵》
识荆恨晚
shíjīng-hènwǎn
〖regrettohavemadeyouracquaintancesolate〗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识力
shílì
〖discernment〗识别事物的能力
识量
shíliàng
〖narrow-minded〗识度
识量狭小
识破
shípò
〖penetrate;seethrough;recognize〗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识趣
shíqù
〖knowhowtobehaveinadelicatesituation〗会看场合,不惹人讨厌
你别不识趣
霍逦在去年就同面前这小伙子交过手,很知道他身上那股子倔劲,便识趣地不再多说。——张抗抗《分界线》
识时达务
shíshí-dáwù
〖understanding〗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物的变化
识时通变
shíshí-tōngbiàn
〖comprehendingandadaptable〗能认清时势,通达应变
识时务者为俊杰
shíshíwùzhěwéijùnjié
〖whosoeverunderstandsthetimesisagreatman〗能认清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才是杰出的人物。多用于规劝或告诫
识途老马
shítú-lǎomǎ
〖anoldhorsewhichknowstheway〗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识文断字
shíwén-duànzì
〖literate;beabletoread〗〖口〗∶能识字读书,指有文化
他现在识文断字,比我办事还精明呢!——《龙须沟》
识相
shíxiàng
〖besensible〗知趣
你还是识相点,赶快走吧
识羞
shíxiū
〖beshame-sensitive〗有羞耻心;自觉羞耻
真不识羞
识字
shízì
〖becomeliterate〗认识文字



zhì
【名】
旗帜。后作“帜”〖flag〗
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raisedwordsonabell〗
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岭外代答》
通“帜”。标记〖mark;sign〗
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
又如:标识(标志)



zhì
【动】
加上标记。后作“志”〖putamark〗
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金史》
又如:识别(加上标记使有区别)
通“志”。记住〖remember〗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文镂无款哀。——《史记·孝武纪》
以计识其人众畜牧。——《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识亦记也。”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又如:识念(记忆);博闻强识
另见shí

记载来源:【酉集上】【言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音式。【说文】常也。一曰知也。【长笺】训常无意义。【玉篇】识,认也。【增韵】能別识也。又见识也。【诗·大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產如旧相识。【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又草名。【大戴礼·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识利州属高丽降戸州。 又姓。见【姓纂】。 又【广韵】【集韵】【韵会】??职吏切,音志。与誌同。记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益稷】书用识哉。【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又【韵会】器之款鏤为识。【史记·孝武纪】鼎文鏤无款识。【註】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杨愼曰:三代钟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隂。 又【韵会】通作志。【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註】志,古文识字,记也。 又【读书通】通作帜。【后汉·虞詡传】以采綖缝贼裾为帜。【註】帜,记也。 又【集韵】【韵会】??式吏切,音试。义同。又【韵会】表识,谓有所標表,令异日可识知也。【左传·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为旌识,谓以旌旗为表也。【前汉·刘向传】不可不识也。【师古註】墓须表识。俱音试。 又【集韵】【类篇】??昌志切,音炽。义同。又【释名】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前汉·王莽传】旌旗表识。【师古註】识读与帜同。 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駰·达旨】传序歷数,三代兴灭。大庭尚矣,赫胥罔识。 又叶施灼切,音烁。【苏軾·毛长官诗】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集韵】或书作??。



以上是姓名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分析结果由 qiming360.com 提供.
相关查询
现代字典分析祝鹿识...
查看“祝鹿识”五格数理分析...
在百度搜索祝鹿识的结果...





起名网包括五格起名起名历史查询成语起名唐诗起名姓名与运势、名字解释等等,专业的免费在线起名网站!
© 2005 - 2011 起名网 power by qiming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