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姓名详细分析|姓名详解--姓名大全库解释姓名“祝围徒”文化内涵,并提供详细名字测算.
姓名大全,姓名解释;同姓同名,同名同姓,姓名的含义与奥秘,从这里解开。 姓名大全 每日起名历史数据...

名字释义 — 祝围徒

以下是名字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

祝 - zhòu,zhù

详细解说:

zhòu
【动】
通“咒”。诅咒〖curse〗
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民或祝诅上。——《史记·孝文纪》
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论衡》
又如: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别人)
另见zhù


zhù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同本义〖wizard〗
祝,祭主赞词者。——《说文》
兑为口为巫。——《易》。按,祝所以悦神也。
祝将命也。——《礼记·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记·礼运》
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周礼·夏官》注
逸祝册。——《书·洛诰》
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巫祝(巫婆师公);祝伯(掌宗庙祭祀之官);祝宗(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祝官(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祝嘏(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祭神的祈祷词〖prayers〗
皇帝、皇后诣天神、地祗位,致奠;阖门读使读祝讫,复位坐。——《辽史》
又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祝规(祝词中劝勉的话)
祝贺〖congratulation〗
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


zhù
【动】
祷告,向鬼神求福〖pray〗
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齐策二》
尸祝齐戒。——《淮南子·说山》
祭祀必祝。——《战国策·赵策》
望空代祝。——《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祝罢(祝祷完毕);祝献师(祈祷祭祀鬼神的巫师);祝白(祷告);祝告(祷告于神灵);祝庇(祝告神灵);祝祓(求告神录降福除灾);祝神(祝祷于神灵)
向人祝颂〖expressgoodwishes;wish〗
王为群臣祝。——《吕氏春秋·乐成》
纯老生日,大家公祝。——《孽海花》
又如:祝冥寿(为死者祝寿);祝全队成功;祝他晚安;祝典(庆祝的典礼);祝望(祝愿和盼望);祝报(为人祝福,以报恩德);祝意(祝贺的心意);祝庆(庆祝,庆贺)
断;断绝〖cutoff〗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列子》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祝发(剃去头发为僧尼)
另见zhòu

祝词
zhùcí
〖congratulatoryspeech〗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圣诞老人祝词
祝祷
zhùdǎo
〖pray〗祈祷;祝告神明以祈福消灾
祝福
zhùfú
〖blessing;benediction〗
本谓祈神赐福,现泛指祝人顺遂幸福
祝福康复
旧俗。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祝贺
zhùhè
〖congratulate〗庆贺
祝贺两国建交
祝捷
zhùjié
〖celebrateavictory〗庆贺或欢庆成功与胜利
祝酒
zhùjiǔ
〖drinkatoast;toast〗敬酒表示祝福
向来宾祝酒
祝寿
zhùshòu
〖congratulateoneonhisbirthday〗向老年人祝贺生日
祝颂
zhùsòng
〖expressgoodwishes〗向人表达良好愿望
昏君深居宫中,所能听到的尽是些祝颂阿谀之词
祝愿
zhùyuàn
〖wish〗本谓向神祷告,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后指表示良好的愿望
衷心祝愿他幸福



记载来源:【午集下】【示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六切,音粥。赞主人饗神者。【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徐曰】按易,兑,悦也,巫所以悦神也。【诗·小雅】工祝致告。【周礼·春官】大祝掌六视之辞。 又属也。【诗·鄘风】素丝祝之。【笺】祝,当作属。属,著也。【毛传】训织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又断也。【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传·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请求之辞。 又国名。【礼·乐记】封帝尧之后於祝。 又姓。【左传】郑大夫祝??,后汉司徒祝恬。 又【集韵】【类篇】??职救切,音昼。【诗·大雅】侯作侯祝。【传】祝,诅也。【疏】祝。无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诅之也。【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祝。【疏】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 又陟虑切,音註。【周礼·天官】疡医掌祝药。【註】祝,读如注病之注,谓附著药也。 【集韵】或作呪。亦作詋詶。考证:〔【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谨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围 - wéi

详细解说:


wéi
【动】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enclose;surround〗
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周围字当用此。”
围,裹也。——《广雅·释诂四》
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
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
包围〖encompass;surround〗
秦之围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
江都围急。——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
防守〖defense〗
围,守也。——《说文》
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
通“违”。违背;离开〖violate;leave〗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
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



wéi
【名】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defensivewallsurroundingvillage〗
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
打猎的围场;围猎〖exclosure〗
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forbiddenzone〗
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low-lyingpaddyfields〗
区域〖area〗
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peripher〗。如:四围都是花
包围圈〖ringofencirclement〗
外围合。——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即撤围。



wéi
【量】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

围坝
wéibà
〖boxdam〗将一块指定区域完全包围起来的围堰
围抱
wéibào
〖surround〗四周簇拥
英雄遗体放置在鲜花围抱之中
围脖,围脖儿
wéibó,wéibór
〖muffler;scarf〗[方言]∶围巾
围捕
wéibǔ
〖surroundandseize〗包围起来捕捉
围捕逃犯
围场
wéichǎng
〖exclosure;huntingground〗专供皇帝贵族围起来打猎的场地
围城
wéichéng
〖encircleacity;laysiegetoacity〗∶包围城市
〖besiegedcity〗∶为敌军所包围的城邑
围城打援
wéichéng-dǎyuán
〖besiegeacitytoannihilatetheenemyreliefforce;besiegetheenemyinordertostrikeathisreinforcements〗一种作战方略。一部兵力包围并佯攻敌城,另设伏兵攻打歼灭闻讯前来解围的城外援敌
围簇
wéicù
〖bearound〗聚集、簇拥在一起
围点打援
wéidiǎn-dǎyuán
〖besiegethestrongholdtoannihilatetheenemyreliefforce;encircleanenemypostandtrouncereinforcementscomingtoitsaid〗一种战术,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
围堵
wéidǔ
〖besiegeandintercept〗从四面包围堵截
围攻
wéigōng
〖besiege;laysiegeto;jointlyattacksb.〗包围起来攻击,也用于比喻
围攻广督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集中力量围攻生产关键
围观
wéiguān
〖surroundtowatch〗很多人围着观看
四面围观
围裹
wéiguǒ
〖wrap〗包裹起来
母亲脱下外套,围裹起这个弃婴
围击
wéijī
〖besiege〗从四面包围进行攻击
围挤
wéijǐ
〖crowdaround〗挤紧
球员们围挤在教练身边
围歼
wéijiān
〖surroundandannihilate;encircleandwipeout〗包围之后消灭
围歼据点守敌
围剿
wéijiǎo
〖encircleandannihilate;encircleandsuppress〗包围起来用武力消灭
围剿残匪
围聚
wéijù
〖gettogetherfromalldirections〗从四周聚拢来
围垦
wéikěn
〖(builddykesto)reclaimlandfrommarshes;enclosetidelandforcultivation〗用堤坝把滩地围起来开垦
围困
wéikùn
〖hemin;pindown;bottleup;invest;besiege〗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把敌军围困在山头上
围栏
wéilán
〖fencing〗地产或地段的栅栏、篱笆
围猎
wéiliè
〖surround〗设围打猎
围拢
wéilǒng
〖close;crowdaround〗从周围向某处靠拢
围棋
wéiqí
〖go;Chinesedraught〗棋类游艺的一种。古代叫“弈”。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用黑白棋子,棋盘上有19条交叉线将棋盘分成361个方格,目的是占领较大的地区,并吃掉对方的棋子
围墙
wéiqiáng
〖wall;enclosure〗花园、公园或园林或房屋周围的砖石墙
别墅的围墙长达数英里
围裙
wéiqún
〖apron;pinny;pinafore〗操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织物
围绕
wéirào
〖beset;around;round;centreon;revolveround〗环绕某个中心
一座高山围绕的城镇
围网
wéiwǎng
〖purseseine;pursenet〗用两艘船围绕鱼群进行放网的大型网,在网两端合拢后网底即可封闭起来
围魏救赵
wéiwèi-jiùzhào
〖besiegeWeitorescureZhao—relievethebesiegedbybesiegingthebaseofthebesiegers〗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乘魏国空虚,发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围岩
wéiyán
〖countryrock;surroundingrock〗∶某地区常见的岩石(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有时也指岩浆侵入体周围的岩石)
〖wallrock〗∶为断层脉所穿过的岩石;断层脉或矿床侧的岩石
围堰
wéiyàn
〖cofferdam;coffer〗围绕基坑施工区修筑的、用以用施工区的水排除的一种临时性不透水的构筑物(如填有粘土的板桩或金属板)
围腰,围腰儿
wéiyāo,wéiyāor
〖waistwarmer;lady'sgirdle〗∶用来束腰或使腰部保暖的织物。也叫“围腰子”
〖apron〗[方言]∶围裙
围追堵截
wéizhuī-dǔjié
〖contain;obstructandintercept;encircleandpursue〗一种作战方法。意为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围桌
wéizhuō
〖tablecurtain;dinnertalbe〗婚丧或祭祀时挂在桌前的布或绸缎
围子
wéizi
〖defensivewallordockadesurroundingavillage〗
用土木、荆棘等做成的围在村庄四周的障碍物
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curtain〗∶围起来做遮挡用的布
〖circle〗∶圆圈;圈子
围嘴
wéizuǐ
〖bib〗儿童用的围在胸部的布,常系于脖子周围以保持衣服的干净
围坐
wéizuò
〖sitaround〗围成一圈而坐

记载来源:【丑集上】【囗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囗【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守也。又绕也。【易·繫辞】范围天地而不过。【註】周备也。范,如金之有模范。围,匡郭也。 又【诗·商颂】帝命式于九围。【註】分天下为九处,若规围然。 又环也。【周礼·夏官·环人註】环犹围也,主围賔客,任器为之守衞。 又遮取禽兽。【礼·曲礼】国君春田不围泽。【註】春育之时,不合围尽收之也。又【王制】天子不合围。【註】言不四面围之也。 又环绕攻城。【春秋·提要註】环其城邑曰围。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禬礼哀围败。【註】谓其国见围入,而国被祸败也,丧失財物,则同盟之国会合財货归之,以更其所丧也。 又【韵会】五寸曰围,一抱曰围。【庄子·人閒世】櫟,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散木也无所用,故寿。 又县名。【后汉·郡国志】围县,属凉州武威郡。 又与韦通。【前汉·成帝纪】大风拔木,十韦以上。 又与衞通。【管子·地员篇】山藜苇芒,羣药安聚,以围羣殃。【註】围同衞。 又【唐韵】【集韵】??于贵切,音谓。绕也。

徒 - tú

详细解说:


【动】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同本义〖goonfoot;walk〗
徒,步行也。——《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



【名】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soldier〗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
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clique〗
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
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唐·韩愈《师说》
佞誉诬谀之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得志之徒。——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与其徒置酒酣歌。——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党徒;僧徒;教徒;徒属(随从人员);徒侣(徒伴,朋辈;同伴)
服徭役的人〖slave〗
迁徙之徒。——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徒御(拉车和驾车的人);徒役(服劳役的人);徒奴(服劳役的罪犯和奴隶);徒夫(服劳役的罪人);徒士(服役的人);徒隶(服劳役的犯人);徒孥(泛指罪犯,犯人)
门徒,弟子〖pupil〗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传诸其徒。——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徒侣(门徒;学生);徒友(门徒和朋友);徒羽(门徒;党羽);徒党(门徒;党羽);徒属(门徒;部属);门徒
地位低的人〖person〗。多指坏人。如:奸徒(奸险的人);无耻之徒;匪徒
奴仆〖housemaid〗
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
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imprisonment〗。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众,很多的人〖crowd〗。如:徒舆(众人);徒众(属下群众;门徒,弟子);徒附(依附于豪门、权势人家的人众);徒庶(民众)



【副】
独,仅仅〖only〗
徒以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吾两人在。
徒慕君之高义。
徒见操书。——《资治通鉴》
又如:不徒无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徒然,枉然〖invain〗
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徒糜弹药。——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徒苦(徒然受苦;白吃苦);徒恨(徒然抱恨);徒食(空坐以食而无所事事);徒善(空有善心);徒尔;徒说(白说;空说);徒语(徒言,白说);徒处(无所为);徒设(虚设)


【形】
光,裸〖bare〗。如:徒裼(赤足露体);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无甲胄)
空〖empty〗。如:徒手(空手);徒话(空话);徒法(空有法制)
单纯〖simple〗。如:徒奏(单纯的器乐合奏);徒马(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徒步
túbù
〖goonfoot〗∶用脚行走
徒步则汗出。——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徒步入华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徒步行军
〖commonpeople〗∶平民的代称。古时平民外出无车,故称
集中营内,多为徒步
〖infantry〗∶步兵
徒弟
túdi
〖apprentice;disciple;pupil〗从师学艺的人
徒歌
túgē
〖singingwithoutmusicaccompaniment〗指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徒费唇舌
túfèi-chúnshé
〖wasteone'sbreath;spendone'sbreath;whistledownthewind〗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镜花缘》
——亦作“徒废唇舌”
徒唤奈何
túhuàn-nàihé
〖regretinvain;utterbootlesscries〗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徒劳
túláo
〖futileeffort;fruitlesslabor〗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徒劳无功
túláo-wúgōng
〖futility;makeafutileeffort;flogadeadhorse;mountonadeadhorse;shoeagoose;worktonoavail〗∶徒劳的尝试或无用的姿态
他们的种种失败,徒劳无功,简直像花儿和昆虫适合于共生一样惊人
〖waterhaul〗∶徒劳无成效的努力;常指空跑一趟而未遇见想要找的人
徒劳无益
túláo-wúyì
〖futility;makeafutileeffort〗白费力气,没有一点好处或成效
武力在经济上的徒劳无益
徒然
túrán
〖only〗∶仅仅如此
〖withoutcauseorreason〗∶无缘无故;偶然
皆不徒然
〖fornothing;invain〗∶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们,徒然跑了半天
徒涉
túshè
〖wadeacross;wadethrough;ford〗从河水中走过去
水浅可徒涉
徒手
túshǒu
〖bare-handed;empty〗赤手空拳
徒手夺刀
徒属
túshǔ
〖apprentices〗徒众,属众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徒属皆曰。
徒孙
túsūn
〖disciple'sdisciple〗指徒弟带的徒弟
徒托空言
tútuō-kōngyán
〖jawbutdonothing;makeemptypromises;blowbubbles〗光有满嘴空谈,不办实事
徒跣
túxiǎn
〖gobarefoot〗赤足步行
免冠徒跣。——《战国策·魏策》
徒刑
túxíng
〖imprisonment;prisonsentence〗∶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termofimprisonment〗∶服刑期
判十年徒刑
徒有虚名
túyǒu-xūmíng
〖unwarrantedreputation〗空有其名声,毫无实际。亦作“徒有其名”
徒长
túzhǎng
〖spindling;excessivegrowthofbranchesandleaves〗植物只长茎杆而不长花或果实的情况
徒子徒孙
túzǐ-túsūn
〖generationsoffollowersofaschool;adherent;disciplesandfollowers;hangers-onandtheirspawn〗门徒及门徒之徒。比喻由一师所承。亦指爪牙、帮凶

记载来源:【寅集下】【彳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涂。【说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车而徒。 又步卒也。【诗·鲁颂】公徒三万。 又【尔雅·释训】徒輦者也。【疏】会同田猎,人挽輦以徒行也。【诗·小雅】徒御不惊。 又【玉篇】众也。【书·仲虺之誥】实繁有徒。【前汉·东方朔传】人至察,则无徒。 又【广韵】空也。【尔雅·释训】暴虎,徒搏也。【註】空手执也。 又【广雅】徒,袒也。【史记·张仪传】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 又【正韵】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 又【广韵】党也。【张衡·思??赋】朋精粹而为徒。 又弟子曰徒。【论语】非吾徒也。【后汉·郑康成传】扶风马融,门徒四百余人。 又【广韵】徒隷也。【周礼·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为什长,徒给使役,故一胥十徒。 又司徒,官名。【书·舜典】汝作司徒。【周礼·地官·司徒疏】司徒,主众徒也。 又丹徒,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有丹徒县。【註】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气者言其地有王气,始皇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峴山,以败其势,因名丹徒。 又罪名。【唐书·??法志】用??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盖奴辱之,量其罪之轻重,有年数而捨。 又申徒,登徒,司徒,??复姓。【风俗通】申屠氏,隨音改为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赋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註】登徒,姓也。【姓谱】舜尝为尧司徒,支孙氏焉。 又叶唐何切,音驼。【道藏歌】运役自然气,於是息三徒。一畅万劫感,庆贺西王那。



以上是姓名库(www.qiming360.com)为您查的字典解释,分析结果由 qiming360.com 提供.
相关查询
现代字典分析祝围徒...
查看“祝围徒”五格数理分析...
在百度搜索祝围徒的结果...





起名网包括五格起名起名历史查询成语起名唐诗起名姓名与运势、名字解释等等,专业的免费在线起名网站!
© 2005 - 2011 起名网 power by qiming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