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 - yǒng◎ 详细解说:俑yǒng【名】(形声。从人,甬(yǒng)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同本义〖figurine〗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又如:陶俑;武士俑◎ 记载来源:【子集中】【人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集韵】【韵会】【正韵】??尹竦切,音勇。从葬木偶。【礼·檀弓】孔子谓为芻灵者,善为俑者不仁。【註】芻灵,束草为人形,以为死者之从,略似人形。俑则设机发动,全似人,能踊跃也。今倡端不善曰作俑。 又【广韵】【正韵】??他红切,音通。【说文】痛也。
址 - zhǐ◎ 详细解说:址阯zhǐ【名】(形声。从土,止声。字本从阜,止声。本义:地基,基部)同本义〖foundation;ground〗阯,基也。从阜,止声,或从土。——《说文》禅泰山下阯。——《汉书·郊祀志》。注:“阯者,山之基足。”丰墙峭阯。——《汉书·太元大》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址。——宋·苏轼《奖喻敕记》废祠之址。——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地点;地址;处所〖locality;place;site〗树重置于西址,列骏骑手北垌。——汉·王粲《羽猪赋》又如:芙蓉镇故址;厂址;住址◎ 记载来源:【丑集中】【土字部】◎ 康熙字典记载:【广韵】【集韵】【正韵】??渚市切,音止。基也。【刘兼·长春节诗】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 与阯同。